<![CDATA[Category: software | Tzeng Yuxio]]> 2012-12-15T06:19:44+08:00 http://tzengyuxio.me/ Octopress <![CDATA[Growl 與 Notification Center 隨便聊]]> 2012-02-17T17:39:00+08:00 http://tzengyuxio.me/blog/2012/02/17/growl-and-notification-center 今天聽到 OSX 下一版本 Mountain Lion 的消息,大更新不多,主要都是將 iOS 上的一些應用搬到 Mac 上來,而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大概就是通知中心(Notification Center)了。

繼續聊下去前,先聊聊我理想中的電腦工作環境,要能提供兩個基本功能:

  1. 單一而簡潔的指令輸入,可以快速鍵入指令進行工作;
  2. 單一而簡潔的訊息輸出,將執行結果與事件統一一處發送通知。

說起來很簡單,說穿了也不過就是文字列模式下的延伸概念。關於第一點,現在已經有許多應用程式可以做到了,例如在 Windows 有 Launchy, Mac 則有 Alfred, 都是很棒的應用,直接熱鍵啟動執行指令,就可以開始進行工作,能有效節省時間。

然而由於圖形作業系統多個視窗各自為政的關係,要建構第二點的環境其實有些困難。在 Windows,當電腦連上外接設備,或是硬碟空間時,會有小小黃色的 Tooltip 通知視窗;當 MSN 有人傳訊息來時,有 MSN 的通知泡泡;防毒軟體的病毒更新碼有段時間沒更新時,會有防毒軟體的提醒對話泡泡。每個軟體都有每個軟體自己的通知與設定,顯示停留的時間與樣式也都個不相同。假設今天如果我要進入專注模式,想要暫時關掉所有外來的通知時,我得一個一個自己去設定,然後要放鬆時還得一個一個去打開,這會是多惱人的一件事情?

好在 Mac 上有 Growl, 一個第三方廠商所寫的訊息通知中心軟體。Growl 提供了公開 API, 讓軟體開發商可以支援將訊息發送到 Growl 作顯示。以我目前的電腦來看,就包含了以下程式的訊息通知:

  • 1Password
  • Adium
  • Alfred
  • Cappuccino
  • Dropbox
  • GrowlTunes
  • HardwareGrowler
  • Insync
  • Pomodoro

這些不同的程式都可以透過相同的窗口向我報告,當我不想要干擾時,也可以很輕鬆的全部關掉。也正因為有如此多的軟體支援 Growl, 所以就算我不喜歡 Growl 他那爪子般的 icon, 不喜歡他把 GrowlTunes 與 HardwareGrowler 在 App Store 裡另外拆開來賣,但我還是購買並安裝了這套軟體。

回到最初所提的,下一版的 OSX 將會把 iOS 上的訊息中心給整合進來,我想最為首當其衝的就是 Growl 了。前面所提到的「單一簡潔的輸入」與「單一簡潔的輸出」,這工作由作業系統來做自然是再合適也不過了。因此不難想像,隨著應用程式逐漸支援新的訊息中心,Growl 將逐漸失去其既有的優勢。

只是就目前看來,Mountain Lion 的更新項目實在不多,如果到時候不是免費升級,而且賣得還跟 Lion 一樣貴的話,我實在很難下得了手花錢進行升級……

∞ Permalink

]]>
<![CDATA[Byword, iA Writer 以及一些其他的]]> 2012-02-10T03:00:00+08:00 http://tzengyuxio.me/blog/2012/02/10/markdown-editor 我發現我是編輯器控。

iawriter

前些時日研究了幾個輕量級標記語言,最後情定 Markdown,結果沒多久就開始在想「Markdown 要用什麼編輯器來寫比較好?」雖然已經有了 Vim 這個強力武器,也支援 Markdown(沒有什麼語法是 Vim 支援不了的),但總是想找個更體面點的編輯器來感受一下輕量級標記語言之美,最好是即便在純文字模式下也能清楚標示出 Markdown 的語法。

經過簡單的搜尋,適合 Markdown 的編輯器大概鎖定了 BywordiA Writer 這兩套。然而這兩套軟體都沒有試用下載,價格也不算低,我不想兩套都買,只好上網找些比較的文章來看,看是哪一套軟體較好。這兩套軟體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具有專注模式(focus mode),最近的編輯器市場似乎有個潮流,好幾套編輯器都強調介面的簡化,讓使用者專注在文字輸入 (distract-free writing) 上。果然分心是打文章的大敵,一不小心就會忘記寫到哪邊,然後一篇短短的文章寫個老半天這樣(笑)。

以專注於文章撰寫為訴求的編輯器,除了 Byword 與 iA Writer 外,比較有名的還有 WriteRoom 以及 OmmWriter,找資料時也跟著看了不少評論,底下就一起寫一下介紹與心得吧。

WriteRoom

這一套應該是最早出現的專注型編輯器吧,首頁的副標寫的就是 "Distraction free writing." 有 Mac 和 iPhone 版,Mac 版在寫這篇文章時賣 $9.99,不過在許多文章中看到他的歷史價格是 $25,也許因為是最早推出的專注型編輯器的關係吧,那時還缺乏競爭對手。

另外,WriteRoom 似乎尚未支援 Markdown 語法的樣子,我在 App Store 的敘述中和官網的介紹裡都沒有看到。這樣的話,反而有語法標記的 Vim 還來得有用些,而且 Vim 也可以切換到 WriteRoom 模式(方法一, 方法二

OmmWriter

這是很特別的一款編輯器,他讓使用者在輸入文字時,能夠完全進入到一個禪的境界。當使用者在打字時,除了簡單卻不擾人的打字音效外,背景同時也會播放輕柔淡雅的音樂。介面簡單,可以做些簡單的字型與背景設定,平常打字時介面則會自動隱藏。本文所介紹的編輯器都是以 MAC 為主,不過 OmmWriter 也有 PC 版本,都可以免費下載。

不過我不喜歡他的編輯區外面有個虛線的框,除此之外,我工作通常時也不需要背景音樂。對了,這一款也沒有支援 Markdown 語法。如果不是因為 Markdown 這點,我想免費且跨平台的 OmmWriter 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Byword

這款在 WriteRoom 和 iA Writer for iPad 之後推出,算是結合了 WriterRoom 的專注模式與 iA Writer 優雅介面兩方面特色。售價 $9.99, 還算平易近人。我喜歡 Byword 的雙色模式,可以選擇要以白色或是黑色作背景。Byword 的 focus 模式作的也比 iA Writer 好,除了可以自己選擇 focus 的範圍(一句、一段或幾行)外,focus 模式時上下邊緣漸層淡出的設計也很別緻。

Byword 支援 Rich Text 與 Markdown 兩種格式。不過老實說,雖然從 Windows 的小作家就有 Rich Text 了,可是我用了這麼多年電腦,真的很少見到(更不用說自己寫了)Rich Text 格式的文件,要嘛就純文字,要嘛就 Word/HTML, Rich Text 實在是個不上不下的格式。

我喜歡 Byword 的地方還有一點,就是他可以直接將 Markdown 輸出成 HTML, 這對於寫 blog 很方便,寫好後轉換貼上就好。iA Writer 雖然也可以寫 Markdown, 但就沒辦法像 Byword 這樣直接轉換。不過我最後還是選了 iA Writer, 為什麼呢?

iA Writer

我對 iA Writer 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它的 Markdown 排版是很棒的設計。與其他軟體所不同,iA Writer 利用它左邊的空白處(Margin)來處理標題與清單列表的前綴標記,相當有創意。

在此引用一下 Review: iA Writer for Mac 這篇文章中的一段話,作為 Byword 與 iA Writer 的比較:

Byword is for people that know they want to do all their writing in one app. Writer is for people that just want to open something and write.(Byword 是給那些清楚自己要在一個 app 中完成所有撰寫工作的人。而 Writer 則是設計給想要打開個什麼然後就開始寫字的人。)

iA Writer 看上去是個很簡單的編輯器,它也真的很簡單,簡單卻又不簡單。這話怎麼說呢?iA Writer 完全沒有任何自定項目:沒有偏好設定視窗;不能改變字型、背景、顏色;只有支援 Markdown, 還強迫一定得是 Markdown,不能取消標記功能;不管視窗拉多寬,每行固定 64 個字母寬。完全沒有妥協餘地。

然而在這麼限制重重的環境下,iA Writer 卻能帶給我一種「嗯,就是這麼剛好。」的感覺,在 iA Writer 裡面打字似乎是天經地義極為自然的一件事,一點都不會想要去改動什麼設定。它微白又略略帶點紋路的背景,配上青藍色閃爍的游標,順眼而不搶眼。整個程式的設計都是圍繞在打字本身的體驗上,至於各種花俏功能、排版的格式樣式、巨集或是插入範本、分割視窗遠端編輯什麼的,通通都不管。

當然沒有程式是完美的,然而 iA Writer 已經很接近完美了。前面說過,我喜歡 Byword 的雙色模式,不過用了 iA Writer 後,覺得雙色背景的選擇也是多餘。而 Byword 可以直接輸出成 HTML 這個功能,也可以透過在 Automator 新增服務的方式,讓 iA Writer 也能直接輸出 HTML 結果。

實際使用一陣子後,iA Writer 倒是有兩個地方我覺得可以再改進的。一個是 Markdown 的連結模式區別不夠明顯,同顏色的連結與連結文字混淆在正文中容易造成閱讀不便。另外一個可改進之處是中文與英文文字對齊方式不同,中文預設對齊字型的降部(Descenders)底緣,如果一行中有英文的話,該行內的中文字會與英文一樣對齊基線(Baseline),這使得中英夾雜的文章中看起來會有行高不同的錯覺。

iA Writer 在 App Store 的定價 $19.99,比起 Byword 倒是高了不少。不過最近似乎是在促銷,只要 $8.99,反倒比 Byword 便宜了些。喜歡用純文字寫文章的朋友,不妨考慮看看。

]]>
<![CDATA[相片管理的選擇 - Aperture, iPhoto, Lightroom, Picasa]]> 2012-02-06T19:55:00+08:00 http://tzengyuxio.me/blog/2012/02/06/aperture-iphoto-lightroom-picasa 雖然不是說很專業,其實連業餘也稱不上,不過從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CASIO QV-2800UX)到現在,前前後後也經歷過九個年頭、五台相機,之中還被偷走了一台,而這中間所累積的相片也有數千張之譜。然而因為缺乏整理,使得這些照片散落在家中不同的電腦、不同的網路分享區、不同的外接式硬碟以及不同的隨身碟中。更有甚者,同樣的照片還有不同版本放在不同的儲存設備,有原始版的,有為了傳給朋友縮過大小的,有 retouch 過的,不仔細比對還真的想不起來到底這些照片的先後順序因果關係。

雖然想到就覺得累人,但總歸還是得找個時間徹底好好整理下照片。去年年底狠下心來,買了 Aperture 這套軟體,然後一個一個電腦、外接硬碟、隨身碟檢查,花了好幾個禮拜終於將照片全部匯入到 Aperture 中進行管理。也才知道自己這些年到底拍了多少張照片,去過哪些地方,也不用在每次想要回憶美好時光時,都要先想辦法回憶起那些美好時光的照片到底放在哪裡。

其實在決定買下 Aperture 之前,也有考慮與試過其他選項,像是 iPhoto, Picasa, Lightroom, 但是每個軟體都有其優勢與不足之處,沒有完美無缺的 Solution。以下就簡單記錄下我對這四個軟體的使用感想,以及最後為什麼選擇 Aperture。

Picasa

我在自己還在以 Windows 為主要環境的時代,就裝了 Picasa 來玩--可是裝不久就移除掉了;後來 Picasa 出了新版,我又裝了,又移掉;又過一陣子注意到改版了,又裝,這次沒移,但是我僅僅是把 Picasa 留下當做看圖軟體。我喜歡 Picasa 他那把照片凸顯,其他桌面部分暗掉的無視窗方式瀏覽介面--然而他主打的照片管理功能,我卻壓根不想使用。

到了換以 Mac 作為主要環境的時候後,先後也裝過兩三次 Picasa, 也試著開始用 Picasa 來管理照片,但最後怎樣就是無法習慣,可能是軟體設計思維的不同吧,總覺得跟我自己對於照片管理的想法處處格格不入。

Picasa 充分體現了 Google 作為一家搜尋引擎公司的思維,第一次啟動 Picasa 時,就會搜尋你整個電腦裡面的圖檔,全部加入,而這正是我最討厭的一點。我想要的是照片管理,可是 Picasa 卻會試著把你電腦裡所有圖片檔案列入他的管轄範圍內。圖片檔案有太多意義了,也許是照片、也許是工作用的中間圖片、也許是網路下載的有趣漫畫、也許是文件意義比圖片意義強烈的 Infographic,我不想要 Picasa 包山包海地把這些東西都納入他的檔案庫中。我只是單純的想要一個照片管理軟體。

其實我很希望我能用 Picasa 這套軟體來管理照片,畢竟我買了 Google 的儲存空間,如果能夠直接把照片同步 Picasa Web 上,我就不用煩惱照片備份的問題了。不過 Picasa Web 的照片管理功能也是充滿問題的設計,用手機隨手上傳一張圖檔,就會多出一個以日期為名的小資料夾,這種資料夾一多,看了也心煩。更別提 Picasa 與 Picasa Web 的同步其實設計的很不貼心,許多地方必須手動。最好是能夠像 Dropbox 一樣,讓我指定一個本機資料夾,自動把網路相簿抓到該資料夾,丟到該資料夾的也會自動上傳。

iPhoto

換到 Mac 上作業後,曾經用過一段時間的 iPhoto。剛開始不習慣他把所有圖檔都放在一個叫做 "iPhoto Library" 的黑盒子中,畢竟在長久以來習慣了用資料夾作管理的形式,突然間沒有了資料夾作為存取照片的管道,心理總覺得不踏實。

不過黑盒子的方式用久了其實倒也還好,就像是 Gmail 剛推出時只有標籤(Tag)沒有資料夾的管理,只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很快就可以習慣這樣的方式。反正檔案要給別人時就直接匯出,剩下的原始檔通通藏在黑盒子中,我也樂得輕鬆,不用去煩惱到底要怎麼安排這些檔案的存放方式。

基本上,iPhoto 的使用經驗對我而言是無懈可擊的。人臉辨識與地點標記都是相當棒的功能體驗,照片的編輯與調整我也覺得夠用了,介面簡潔,很直覺便可找到你想做的工作該怎麼進行。然而他有兩個問題使我不得不考慮其他方案。第一個是無法顯示完整的 EXIF 資訊,也許是我的使用不夠深入,總之就是找不到顯示完整 EXIF 的方法。

第二個問題就比較令人頭痛。在 iPhoto 上調整一張照片,就會產生一份該照片的副本,也就是當你調整的照片越多,所佔去的硬碟空間就越大,對於記憶體的使用也有相當影響。然而在 Picasa 和 Aperture 中,當你進行照片的修改時,Picasa 與 Aperture 只會儲存這些照片的修改參數的 Metadata,就算一張照片有十個不同風格的修改版本,也只會多用到一點點的容量,而不會消耗掉十倍的硬碟空間。因為 iPhoto 這樣的設計,所以據說當照片數目多到一個程度時,開啟的速度像牛步一樣。我自己的照片是還沒多到能感受到牛步,但是無法接受每修一個版本就會多一份照片副本,這是我放棄 iPhoto 最主要的原因。

Lightroom

老實說,其實我沒有真正使用過 Lightroom, 只有買了本 Lightroom 的書來研究數位照片的管理,加上網路上看了幾篇文章比較比較 Lightroom 與 Aperture 的異同這樣。其實我蠻想試試看 Lightroom,但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使得 Lightroom 還沒有真正上場就在我的相片管理名單中除名了。

  • 對 Adobe 越來越沒好感。Adobe 的軟體越來越龐大,不管是功能與價格。
  • 在 Adobe 的官網找不到試用下載,也沒有簡便的購買方式,得透過經銷商購買。
  • 對於 iPhoto 的良好體驗,使得我對 Aperture 更有信心。

Aperture

最後則是我目前在使用的 Aperture。其實剛進入 Aperture 時很不習慣,一堆術語像是 Master / Version / Folder / Album / Project 讓我如陷五里霧中,這些單字都看得懂,可是代表什麼意思、彼此間有什麼差別我卻是一竅不通。現在用了一陣子後總算明白些,但我總覺得 Apple 應該可以更簡化這些術語或關係才對,例如 Origin 就比 Master 來得容易理解;Event  也比 Project 符合情境。

除了術語多,介面比起 iPhoto 複雜外,用到現在倒也沒什麼好挑的,真要說的話就是希望他能早日有正體中文的介面,雖然英文介面對我不構成使用障礙,但是有熟悉的語言,情感上就大大的加分。

另一個與 iPhoto 相比的好處,就是你的檔案可以儲存在外部文件夾,甚至是外接式硬碟,而不用一定得放在 "Aperture Library" 這個黑盒子中。如果是放在外部的文件夾,Aperture 會建立一張縮圖在黑盒子中,所以就算外接式硬碟沒有接上,也可以對該照片進行瀏覽與編輯,頂多只是匯出時無法從更精細的原始版本匯出罷了。這項特點對於習慣以文件夾進行管理與分類的人算是一項福音,不過我已經習慣 iPhoto 的方式了,所以也就索性通通丟入 Aperture 的黑盒子中去。

另外隨著這幾個月 Aperture 的使用,也逐漸發現 Aperture 一些讓人離不開的順手好功能。例如照片的管理可以透過 Keyword, Label, Rating 與 Flag,這些機制的組合增加了不少彈性;另外像是命名、編修、調整等批次功能,也可以幫助自己省下不少寶貴的時間。有機會的話再來對自己使用 Aperture 的心得作更進一步的介紹。

∞ Permalink

]]>
<![CDATA[從 Launchy 到 Alfred]]> 2012-01-01T15:21:00+08:00 http://tzengyuxio.me/blog/2012/01/01/from-launchy-to-alfred Launchy 是一款快速啟動軟體。只要按下熱鍵,就會跳出一個視窗讓你輸入一些文字來啟動軟體或是上網搜索,可說是圖形介面下的命令列工具,對於習慣用鍵盤工作的人,可以大大提昇電腦操作上的生產力。

上為 Alfred, 下為 Launchy上為 Alfred, 下為 Launchy

話說我用 Launchy 前前後後也有五年多的時間了。這段時間裡,只要我安裝新電腦或是重灌系統,Launchy 幾乎都是最前幾個安裝的程式之一,通常裝了瀏覽器(為了抓最新版防毒軟體與防火牆)與防毒軟體(這東西在電腦越乾淨的時候裝越好)之後,就是安裝 Launchy 了。

這一兩年,我主要的工作環境從 Windows 轉移到 Mac 上,一開始找不到滿意的快速啟動軟體。在 Mac 上曾經風雲一時的 QuickSilver, 也因為有段時間久未更新,傳出停止開發的風聲,對於新版 OS X的支援也不甚理想,讓我對於這套軟體缺乏信心。所幸,沒過多久,聽見 Launchy 推出 Mac 版的消息,我立刻就在 Mac 裡安裝了這套從 Windows 時代就一直陪伴著我的軟體,繼續享受快速啟動的樂趣。

就這樣一直到了上個月,因為意外的緣故讓我注意到了 Alfred 這套軟體。一開始沒興趣,畢竟人家已經有了 Launchy 了(羞)。但是好死不死讓看見 Alfred 的官方網站做的很漂亮(可見門面很重要),於是想說安裝來看看吧,反正免費。結果不試則已,一試就成主顧。在預設安裝下,我都還沒作什麼設定,就可以進行許多的操作,包括啟動軟體、網路搜尋、數學計算。而且 Alfred 除了功能之外,介面與圖示比起 Launchy 也更加符合 Mac 的調性,使得我對 Launchy 的忠誠開始動搖。

其實我對 Launchy 還是很滿意,但是 Alfred 給我的感覺卻是一整個驚艷。Launchy 有的功能,Alfred 都做到了,而且做的更好。Alfred 讓我用沒一天就開始認真考慮購買 Power Pack 的可能性。所以,別了,Mac 上的 Launchy。不過別擔心,偶爾我們還是會在 Windows 上見面的。


後記:其實 Launchy 還是有些 Alfred 比不上的地方。比方說 Alfred 的軟體搜尋只能從頭或是從斷字的地方開始,不能跳著搜尋,但 Launcy 可以。以 iTunes 為例,Alfred 可以透過 "itu" 或是 "tun" 找到 iTunes, 可是如果輸入 "une" 或是 "itn" 就找不到了;對於 Launchy 而言,上面四種方式都可以找到 "iTunes"。

更正,Alfred 一樣可以透過輸入部分且不連續的字母來搜尋,只要到 Preference 裡勾選 "Fuzzy: Partial matching for Applications" 即可。

∞ Permalink

]]>
<![CDATA[用手機鏡頭傳送網頁 - DeepShot]]> 2011-06-17T10:31:00+08:00 http://tzengyuxio.me/blog/2011/06/17/deep-shot 今天看到這個東西,像是魔法一樣。只要把手機鏡頭對著電腦螢幕,就可以把現在電腦上的網頁傳到手機上,反之也行。

之前要在手機跟電腦間傳送觀看的網頁,我在 iPhone 上只能透過 email 的方式,一堆步驟顯得麻煩。在 Android 上要好一點,我是用 Chrome to Phone 這個 Chrome 的擴充功能,可以避開打開信箱這個中間步驟。不過要用 Chrome to Phone 有幾個先決條件:

  1. 使用 Android 手機 2.2 (Froyo) 之後版本
  2. 在手機上安裝 Chrome to Phone 應用程式
  3. 使用 Chrome 瀏覽器
  4. 在瀏覽器上安裝 Chrome to Phone 擴充功能

上面有關安裝程式的部分或許是免不了的,但是使用平台只有 Android 與 Chrome 這種搭配,就多了許多限制。

另外關於 Deep Shot 支援的網站,剛剛看了 Engadget 的報導,目前只有 Google Map 跟 Yelp(評論網站,類似台灣的愛評網)兩個,不過理論上只要有支援 URIs 的網站便可以支援。不過這樣聽起來,雖然比起 Chrome to Phone 方便,但是又不像 Chrome to Phone 那樣到處通用。

最後附帶一題,Deep Shot 的開發者之一是目前正在 MIT 就讀博士班的 vgod。之前有個用抓圖寫程式的 Sikuli,也是 vgod 的作品。


延伸閱讀:

∞ Permalink

]]>